同行1800多公里,跟着货车司机跑长途(人民眼·货车司机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文 | 本报记者 张胜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在2023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暨第六届中国能源投资国际论坛上,来自政府机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各界代表围绕国内外碳中和解决方案的经验和思路,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助力实现城市的绿色、智慧发展。
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院院长陈立文说:“纵观国内外,城市碳中和主要从能源消耗、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等方向开展,通过每项路径方向分析收益、成果和成功指标,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诉求,选取适宜的减排路径,逐条设定落地实施细则,从而向零碳目标迈进。”
“以哥本哈根为例,这个城市雄心勃勃地提出,2025年前要实现碳中和,在经济增长24%的情况下实现减排42%。”陈立文说,“探寻它的碳中和路径,不仅包括在商业、工业等领域降低能耗,还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和生产、发展绿色交通等,比如,75%的绿色出行靠步行、骑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
与此同时,SWECO高级规划师、建筑师、可持续发展顾问李淳认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碳中和路线图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通过高效能源解决方案减少能源消耗量;二是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型。中国零碳城市发展也可以将“充满活力的城市,可达性和邻近性,节约资源和气候责任,让大自然效力、参与和协商”作为目标,制定战略措施和关键指标。
“我们对标以瑞典哈马碧新城为代表的零碳城市,再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人才与国际专家智库优势,与各地政府共建零碳城市,打造实现零碳的城市样板,正探索零碳转型、能源革命的新路径。”陈立文说。
据了解,当前,我国75%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城市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能源变革与数字技术正驱动智慧城市的绿色建设。
在与会专家看来,云、AI、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数字世界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正引领能源产业进入数字能源新时代。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智能光伏营销总监郭琪说:“从全球态势来看,现在碳中和已经成为最大的公约数,而政策、资本和技术是实现双碳的三驾马车。”
如何利用好政策、资本、技术呢?郭琪认为,要从能源的供应和能源消费两端同时进行发力。“在供应端,要改变能源供应结构,做到发电的低碳化和用电的电气化;在消费端,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加持,来提升单个设备和整体系统效率。”
在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康艳兵看来:“随着IT信息技术发展,要把能源供应端、用户端融合、互动起来,才能更节能、更高效、更经济、更安全。”
标签: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
游客在银川市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观看花灯展(2月5日摄)。春节假期,“2022黄河横城冰雪彩灯艺术节”在宁夏银川市
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题:狮子山下的舞狮人新华社记者韦骅“左眼精,右眼灵,红光万象,富贵繁荣!”“口食八方财,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登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 题:凝聚香港社会共克时艰
2月6日,航拍青海省西宁市雪后美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5日至6日,青海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古城西宁银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