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1800多公里,跟着货车司机跑长途(人民眼·货车司机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在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夸莱郡希莫尼镇的水产品初加工厂内,当地员工正熟练地处理渔民早上刚捕获的新鲜鳀鱼。经过清洗、整理、煮制、晾晒后,处理过的小鱼干被送入冷库,等待漂洋过海到中国进行深加工,成为美味的海鲜零食。
6月底,首批出口中国的300多公斤肯尼亚深海鳀鱼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亮相。
这家工厂由中企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投资建设,目前主营业务为鲜鱼初加工。据劲仔食品肯尼亚项目负责人刘志勇介绍,工厂依托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从附近7个渔村收集原料,目前规划产能约为每日200吨。
【资料图】
当地渔民杜拉告诉记者,与中企合作给他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30岁的杜拉已有十余年捕鱼经验,他说:“工厂开工后渔民都非常开心,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鱼卖不出去了。”
肯尼亚东部濒临印度洋,丰富的海洋资源赋予该国巨大的渔业潜力。但受限于落后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捕鱼主要靠渔民乘小船手工撒网,收获十分受限,辛苦劳作的渔民生活困顿。
根据肯尼亚国家渔业局最新报告,该国2021年鱼类总产量中仅有17%来自海洋捕捞。该国政府意识到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将其作为“2030愿景”优先发展产业,致力于开发海洋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提出的“九项工程”框架下,中方积极推动非洲特色农产品对华出口,设立输华“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支持非洲国家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竞争力。2022年,中国与肯尼亚签订肯尼亚输华野生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标志着两国渔业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
肯尼亚矿业、蓝色经济和海洋事务部部长萨利姆·姆武里亚在参加肯尼亚鳀鱼输华首发仪式时表示,肯中在渔业方面的新合作将发掘该国蓝色经济潜力。
姆武里亚说,除了增加贸易量,肯中合作项目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和设备转让增强肯尼亚渔民和渔业从业者技能水平,有助于提高肯渔获产量并增加当地渔业收入,工厂也为附近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沙班在工厂担任生产主管。他说,中国工厂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岗位并组织相应培训。“鳀鱼是这里很受欢迎的美食,但是直接售卖价格非常低。”沙班说,经过加工的鳀鱼产品可以出口到国外,有助于提高沿海渔民收入。
希莫尼镇渔民穆罕默德为这家工厂供应新鲜鳀鱼已一年有余。“我们和工厂是互惠互利关系,我也动员了其他渔民一起为工厂供应鲜鱼,这让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刘志勇说,现阶段工厂在捕鱼期可雇用200多名当地工人,并为200多名合作渔民带来更多收入。项目未来计划把更多先进渔业设备和技术带到肯尼亚,将深加工等环节转移到这里,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肯尼亚出口水产品附加值,促进当地水产品产业链整体发展。
肯尼亚国家渔业局局长丹尼尔·蒙加伊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合作有助于提高肯尼亚水产品附加值,进入中国市场将促进肯渔业发展。“目前渔业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为0.5%,我们有望将其提高至10%以上。”(参与记者:王冠森)
(文章来源:新华网)
标签:
图①:山西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兴荣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货车整装待发。资料图片 图②:司机王勇平驾驶货车行驶在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
游客在银川市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观看花灯展(2月5日摄)。春节假期,“2022黄河横城冰雪彩灯艺术节”在宁夏银川市
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题:狮子山下的舞狮人新华社记者韦骅“左眼精,右眼灵,红光万象,富贵繁荣!”“口食八方财,
正在进行围封或强制检测的葵涌邨居民在登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 题:凝聚香港社会共克时艰
2月6日,航拍青海省西宁市雪后美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5日至6日,青海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古城西宁银装
[ 相关新闻 ]